首页 历史百科
反求诸己的典故和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反求诸己的典故和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曾仕强先生说,每个人都是被自己活活气死的,因此,孔子才告诉人们要反求诸己。反求诸己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现在孟子对孔子关于五常问题的一段引述,所以应该算作孔子

2023-12-28 23:07:01

王羲之书祝辞入木三分的典故出处

王羲之书祝辞入木三分的典故出处

今天所说的成语叫做“入木三分”,汉语拼音为:rù mù sān fēn。入木三分,字面理解不难,入:即为渗入、透入或渗透;木:可理解为木板、木块、木头,此地作木板解;三:量词;分:

2023-12-28 22:40:44

滕王阁序用典故分析: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滕王阁序用典故分析: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北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庄子·逍遥游》扶摇:”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我们熟

2023-12-28 21:08:46

历史上的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

历史上的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

草木皆兵。草木皆兵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的成语,可追溯到公元三百八十三年的淝水之战。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东晋军队与前秦军队对峙。前秦皇帝符坚在开战前派出大批侦察兵到禁军后方侦察。然而

2023-12-28 17:37:29

中国人需知道的25个历史典故,以后讲话会更显水平

中国人需知道的25个历史典故,以后讲话会更显水平

中华典故就像华美的刺绣,一道水波,一片禽羽,都有很深的“讲究”。那这些典故是怎么来的呢?且看小编一一道来——1、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

2023-12-28 17:09:03

关于诚信的典故:“一诺千金”与“食言而肥”

关于诚信的典故:“一诺千金”与“食言而肥”

“一诺千金”,也称“季布一诺”“千金一诺”,意思是许下的一个诺言价值千金,形容说话算话,讲究信用。这一成语的主角是季布。季布是秦末汉初的义士,为人仗义好助,乐善好施,在楚国享有很高

2023-12-28 11:08:46

《得陇望蜀》成语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得陇望蜀》成语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得陇望蜀得陇望蜀【出处】 《后汉书·岑彭传》: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译义】 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故事】 刘秀打败了王莽,便自立为皇帝。当

2023-12-28 09:37:31

守规矩而成功的典故:孩子们都成才了!梁启超:惊人的秘诀是“立规矩”

守规矩而成功的典故:孩子们都成才了!梁启超:惊人的秘诀是“立规矩”

梁启超和他的三个孩子梁思顺、梁思成、梁思永是很有名的。然而,现实中有一些教育方法却被证明是毫无用处的。这三种方法分别是讲道理、发脾气和自我感动。相反,改变人生的并不是道理,而是规矩

2023-12-28 09:07:34

狼吞虎咽的寓言故事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狼吞虎咽的寓言故事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蔡庆盘缠用尽无法归还,就去找杨林。杨林说:“你来得正好,李应被济州太守关入狱中,我们去营救把。”于是他们到狱中设法让李应越狱逃出。 在黎明十分,他们来到城边,出城后到路旁酒店,叫

2023-12-28 07:39:18

隔岸观火出自哪个典故?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一起来看看吧

隔岸观火出自哪个典故?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一起来看看吧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原典】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注释】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

2023-12-28 0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