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形成,在人类发展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原始社会,先民们无房可住,当然不知道门为何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逐渐学会了建造房屋。从此,门便成了生活中最常见的讲究。
在宅院建设中,安门是一件必须重视的大事,不敢马虎。安门陋俗颇多,一要请风水师选个瑞样位置,择个黄道吉日。二要请神灵保佑安全无恙。一方之主的"土地爷"是必敬的,同时还需"供奉姜太公之神位"坐镇,以求"百无禁忌"。三要用红纸书写"安门大吉"四个小斗方,贴于门框之上,图个吉利。四要放鞭炮、焚香马,还需将一碗底打穿用红绳系双筷子钉于门脑之上,为的是禳灾祛邪。五要宴请亲邻,以答谢乡党好友的良好祝愿。时至今日,安门陋俗在我国农村仍时有所见。
安门是一件必须重视的大事
门祭的风俗源远流长。早在周朝就有祀门之说。那时的门祭是在九月举行。金秋刚过,粮粟入仓,百官率众举行大典,"以会天地之藏"。究其门祭的根源,既与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有关,也与鬼魂崇拜有关。虽然有了门,可以保护自己的生存与家私,再要有个"神"来为自己"站岗守卫"岂不更安全!
门祭的形象物应追溯到远古时的"挂桃人",《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令作桃人梗著门以压邪。"门祭习俗可分为定期与不定期两种形式。定期门祭除年节的贴门神和对联外,还有用灰画箭,直射门外之俗。"端午节,家家门上插艾叶。""谷雨节,家家门上画符帖",符帖旁还需写上"谷雨三月中蝎子到门庭,雄鸡振双翅,专吃五毒精"这样四句话。不定期门祭指随遇而祭。如家中发生不安祥之事,有的挂一面镜子于门上;有的画虎于门;有的则"砍鸡头""插桃其旁""以禳恶气"、"而鬼畏之"。门祭的目的是多方面的,综而述之则是: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
门联是我国特有的风俗
门联亦即门对,源于桃符,历时两千余年,至今不衰。门联是我国特有的风俗,可以说我国是门联的专利国家。相传我国的第一幅门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为五代时后蜀主孟昶所撰。春联这一名称的诞生,则在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旨:"公卿庶家,须加春联一副,以缓新年。"门联可分为专用门联、行业门联、通用门联三种类型。按一般习俗,只在约略一看门联纸张的颜色,即可断定红白喜事的属性。但也有例外,三年未满的服期,过年时则须贴黄对子。
门忌在门俗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种种门忌习俗都和安全防范有关。如槐为做门之大忌,尽管槐木质地坚韧,被农户视为"家有寸槐,不作劈柴"的贵重木质,但槐字从"鬼"故而忌之。安门的最大禁忌是不能被对门的土箭所伤,所谓"土箭"即是对门宅院的墙头。如果要安门,一定要和对门的墙头相错开,不然则会家破人亡。门虽给人的出入带来了方便,但也相应地产生了许多禁忌。有的地方进门须脱鞋,不脱鞋非礼勿进;有的地方死在外边的暴尸不许进门,灵柩只能停放在村外。进门会受到全族人的惩罚;还有的地方产妇的房门非亲人不能进,标志是在门外挂一绺红布,知俗者见此禁物便会当即止步。门也是表示威严、权势、等级的一种象征。非举人不能设中门;三教九流者不许进祠堂门;一般人家的门户也忌讳脏物污门,谁家的门户被污,谁家就受到奇耻大辱。乡间常见为这等事闹得你死我活。叫门也有许多讲究,忌踢忌擂、忌砸、忌骂,而应有礼貌地轻声唤门,这才不失为一种文明的行为。
门花是对门的装饰美而言。自从门产生后,人们不但讲究实用的行为。而且要求美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门的审美情趣也愈来愈浓烈。过去,宫殿及大小城门上的门钉一律为闪闪发亮的金黄色,而且均为横九排,竖九排,九九八十一颗门钉。这样的门便呈现出一种威严庄重之美。偶尔还可见到过去一些工艺很高的门。这些门上常画一些吉祥物。
门也是表示威严、权势、等级的一种象征
门风虽然指的是家教问题,但却内含着许多极为丰富的门俗内容。例如自古以来的姻亲事宜,定亲双方都有打听门风的习俗。所谓"相亲"就包括相门风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