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在看关于商业秘密的案件时,大多数时候我都不太明白到底要保护的商业秘密是啥。甚至有时候,在看所谓的“非公知性鉴定”时,鉴定人员一下去检索内容、思想、方案,一下又搜索组合、表达、汇编,总之,很头大。
于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保护好商业秘密,必须得搞清楚,商业秘密保护的信息点即“秘点”( “密点”?)是什么,好确定权利边界。
“秘点”是什么?
但这并不容易。“秘点”或者“密点”,并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不过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说,现行法律,并没有专门界定这个概念。在我国保密法中,也有相关的“秘点”,但是,规定里,你只能看到“秘密事项”一词。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也没有“秘点”一词,但是,相关的规定却以列举法的形式表现,如:
最高法《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
01
与技术有关的结构、原料、组分、配方、材料、样品、样式、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工艺、方法或其步骤、算法、数据、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等信息,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四款所称的技术信息。
02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创意、管理、销售、财务、计划、样本、招投标材料、客户信息、数据等信息,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四款所称的经营信息。
03
前款所称的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交易习惯、意向、内容等信息。
上述列举的信息内容、范围,就是“秘点”。笔者认为,简单理解,“秘点”就是想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符合三性的信息,一般是能实现特定效果的相对完整的信息,用以确定权利范围、计算损失或者因侵权违法所得。
容易相混淆的概念
与商业秘密的“秘点”相关易混淆的概念有技术特征、技术方案等。实践中,商业秘密所有人所主张的秘点往往并不准确,有的不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有的仅主张客观数据或最小化的技术特征等,将非必要的信息作为秘点,甚至无法实现价值效果;有的将一个简单的信息集合或整体功能特征作为秘点,影响了维权。
如何确定秘点
为了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更好保护自己所有的商业秘密,商业信息所有人应当准确概括秘点。一般来说,需要明确已经或者可能遭受损失的原因,明确经营特性或技术功能;确定信息所属领域并了解该领域的现实情况;简要梳理概括并简要表达,不宜过度分解也不能笼统整合;剔除非必要信息和不宜被个人垄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