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是指社保参保人员在一个社会保障年度内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参保人缴纳社保费和享受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
根据社保缴纳费用的计算公式:社保缴纳费用=社保基数x缴费比例,社保缴费基数的多少直接关系社保缴纳费用的多少。
那么,社保缴费基数和我们的工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职场中,每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不尽相同,有的人缴的多,有的人缴的少。具体要看用人单位在为我们缴纳社保时,会申报员工的工资,然后社保局会根据用人单位申报的员工工资来核定员工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根据相关规定,当年度个人社保缴费基数应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
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对应的是上一自然年,即上年的1月至12月期间,单位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总额,平均到每个月的金额。对上年工作不满一年的职工,按照工资总额除以实际工作月数来计算。
计算公式为: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年度职工个人的工资总额÷实际月数(≤12)。
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是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包括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个人应缴纳部分。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社保缴费基数有上、下限。每年社保基数的上下限是根据上年度统计局公布的省平均工资确定的:基数下限是上年度省平均工资的60%,基数上限是上年度省平均工资的300%。
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公布的缴费基数下限的,根据基数下限缴费;高于缴费基数上限的,高出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是每年调整一次,确定后,全年不变。缴费基数每年由用人单位自查、申报,需要实事求是地为员工进行上报。但是事实上,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一直按照当地规定的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进行申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保最低缴费基数。
而劳动者因为只关心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有多少,加之对相关法律和规定不熟悉,认为用人单位只要给缴了社会保险就可以,至于按什么基数缴纳、每个月缴费多少,很少有劳动者关注。
上文提到,社保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劳动者)享受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不仅仅是影响劳动者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而且直接关系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和生育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工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如实进行申报和足额缴纳社保费用。如果是新入职的员工,首月工作满全月的,月缴费基数按照首月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如果新员工进单位首月工作未满全月的,月缴费基数按其当月实际工资性收入核定,但次月起单位仍应按其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缴费基数并进行调整。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首月也可以按照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月缴费基数。
用人单位按最低工资标准,或者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给员工缴纳社保是不合法的。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