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简称“沪”,别称“申”。
在古代,“沪”原来是“扈”,指渔民捕鱼的工具,是用竹子编制而成。 百姓将扈插入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 随着潮涨潮落, 鱼就被扈拦住。
古时人民称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当时上海所在松江口处属于喇叭形的海湾。所以,大家把插有“扈”、又被称为“渎”的松江口,称为“扈渎“,这一带正是上海的所在地。后面人们改”扈“为”沪“,”沪”也就成了上海的正式代称。
当然, “申”也是上海的简称,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上海的足球俱乐部“申花”,上海的工会“申公社”等。
公元前248年左右,上海为战国四公子楚春申君黄歇封地在地。那时候的黄浦江只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常常泛滥。黄歇带领百姓疏通了河道,筑堤坝,让这条河造福于百姓。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在春申君黄歇去世后,上海的百姓为了怀念他,为他建了庙宇,并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所以,上海“申”之简称,是对黄歇造福上海百姓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