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省会历经甘州(张掖)、巩昌(陇西)后,最终移至兰州直到现在。这个省会的变迁是随着历史上甘肃省行政区划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我们要了解甘肃省会的变迁史,首先得了解甘肃行政区划的变迁。
(兰州水车)
甘肃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
“甘肃”二字来源于西夏在河西走廊设置的“甘肃军司”,甘是甘州的简称,是今天的张掖;肃是肃州的简称,是今天的酒泉。甘肃形成省制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元朝,距今约有七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公元1261年,忽必烈立行省于中兴,就是现在的宁夏银川。反复两次罢立,后来改成宣慰司。1286年,甘肃行省设立,甘州就成为甘肃的首个省会。行省下辖甘州路、亦集乃路、永昌路、肃州路、沙州路、兀剌海路、宁夏府路、山丹州、西宁州。
(元代甘肃行政区划)
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元朝的甘肃行省包括了现在的甘肃、宁夏全部和新疆、内蒙局部地区。甘州正好处于人口聚居的中心位置,因此也被作为省会来使用。到了明朝,甘肃行省变成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与甘肃行省相比,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行政区划发生很大的变化。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下辖十二卫及四千户所,原甘肃行省的四府三卫划归陕西省管辖,即巩昌府(陇西)、临洮府、平凉府、庆阳府、洮州卫(卓尼)、岷州卫(岷县)、胡虏卫(靖远)。
清朝时期,甘肃的行政区划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顺治二年,设陕西总督,驻地先后为固原和西安,监管四川省的军务。同年设立陕西按察使司、布政使司和甘肃巡抚,甘肃巡抚驻地为甘州。顺治十七年,甘肃巡抚移至凉州卫(武威)。
(兰州铁桥)
清康熙二年,陕西布政使一分为二,陕西右布政使移驻巩昌(陇西),管辖河西地区及临洮、巩昌、庆阳、平凉四府;陕西左布政使依旧驻西安,管辖西安、延安、凤翔、汉中四府及兴安州。
清康熙三年,增设甘肃按察使,驻第为巩昌府,管辖临洮、巩昌、庆阳、平凉四府。陕西省形成一省二治的格局,这也预示着陕西分省、甘肃建省的开始。管辖陕甘两地军务的陕西提督署,也迁设至中间地固原。
至此,甘肃实际上已是一省,但名义上还是属陕西省。康熙四年,宁夏巡抚被裁撤,其辖区划归甘肃巡抚,巡抚辖区与布、按两司辖区一致。康熙五年,陕西右布政使司改名为甘肃布政使司,从巩昌移治兰州。
(明代甘肃行政区划)
同年,甘肃巡抚、按察使司也从巩昌移至兰州,至此陕甘分治的过程最终完成,也标志着兰州正式成为甘肃省的省会。康熙九年,甘青宁三处驻防部队由甘肃巡抚统辖。乾隆十九年,陕甘总督移驻兰州,兼管甘肃巡抚事宜。
兰州作为甘肃省会的优势
清朝时期的甘肃省下辖六道十五府州,兰州成为行政中心。康熙初年,甘肃的省会还在巩昌(陇西),随着西北战事的爆发和持续,巩昌作为甘肃的行政中心已然不能有效的发挥对西北边疆的控制作用,鞭长莫及使得巩昌的地位很少尴尬。
(清代甘肃行政区划)
兰州作为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地,再次受到了清政府和康熙的关注。兰州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咽喉要道,其西北方向是丝路的主通道,翻越乌鞘岭便可直达河西走廊;西南方向可控制河州地区,而东北方可直抵宁夏平原。
兰州的位置,正好处在这些战略要地的交汇点上,每个战略方向上都够得着。兰州与甘州相比,它地处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更加靠近关中平原和中央政府。与巩昌相比,更加容易控制西部边疆,而且兰州自古易守难攻。
(兰州黄河)
以上都是兰州作为甘肃省会的自身优势,这些优势不论是从战略上,还是从经济、文化上来说,是甘肃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兰州自1755年成为甘肃省会以来的264年间,一直发挥着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兰州能发展成为甘肃省会,这既有甘肃行政区域历史变迁的原因,也有兰州具有自身特殊优势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一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