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夏朝被认为是其最早的朝代,尽管这个观点存在一些争议。夏朝的首都,根据考证,至少有五个不同的地点,它们分别是阳城、阳翟、斟鄩、商丘和纶城,全部位于河南境内。商朝到西周时期,都城已经有明确的记载。东周时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将都城设在咸阳,从那时起,秦川地区成为各个朝代选定首都的重要考虑地点。从秦汉到清朝,中国都城的发展经历了从东部到西部,再到南北的变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领导者对首都的选择也经过谨慎考虑,但最初被选定为首都的城市并不是北京,而是另一座城市。
需要强调的是,秦朝时期的首都咸阳,与现代的咸阳地理位置存在一些偏差。它大约位于现代咸阳东部约15公里的地方。这是因为在秦朝末年,项羽烧毁了咸阳宫,刘邦建立汉朝后,将国都定在渭水以北,也就是古代著名的长安。据说,刘邦当初曾考虑将洛阳作为都城,但他的谋士田肯和娄敬认为,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将长安定为国都。东汉末年,刘秀挽回了政权危机,恢复了东汉,洛阳成为刘秀的基地。东汉之所以称为东汉,是因为相对于长安,洛阳位于东部。东汉时期,有大臣提议迁都长安,但最终未能实现,这也为班固创作了著名的《两都赋》,其壮丽的气势传世流传。
东汉后,中国陷入了分裂,直到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成为两个朝代的首都。隋文帝将都城设在长安(大兴城),而隋炀帝则将都城设在洛阳。李渊在太原兴兵起义时,并没有立即南下攻打洛阳,而是改变方向,直取长安。因此,唐朝建立后,将长安设为国都。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长安和洛阳都被视为国都,但以洛阳为主要首都。国家的主要行政机构也都迁至被称为"神都"的洛阳。长安和洛阳,这两座相距约700里的城市,长期争夺中国的首都地位,形成了"东、西之争"的历史。
唐朝末年的乱世,五代十国的动荡,最终在赵匡胤的崛起下结束。赵匡胤继承了后周柴荣的衣钵,后周以开封为首都,因此宋朝的国都也设在开封。然而,开封四面缺乏天然屏障,不是完美的都城,赵匡胤曾多次考虑将都城迁至洛阳,但遭到了赵光义(宋太宗)等人的反对。赵光义甚至提出了"山河在德不在险"的观点,反对迁都。由于北宋将都城设在开封,不得不储备大量军队来保卫首都,这导致了北宋"冗兵"的问题。在靖康年间,金人越过黄河,攻占了开封。宋高宗建立南宋后,首先逃到扬州,然后再逃到杭州。当时开封虽然沦陷,但关中地区仍在宋朝控制之下,吴玠和吴璘两兄弟坚守陕西,为迁都长安创造了条件。但随后,张俊发动了"富平之战",南宋的财政支持受到严重损失,迁都计划未能实施。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以应天(南京)为中心,统一了全国。南京四水通渠,地理位置极佳,但朱元璋一直有迁都的想法。他亲自考察过开封,后来派遣太子朱标考察了长安,但最终未能迁都。靖难之役后,南京城的一部分被建文帝放火烧毁,朱棣产生了迁都燕京的念头,因为燕京位于燕云地区,可遏制北方,而且是朱棣的封地。最终,明朝在朱棣时期,完成了迁都北京的计划,南京仍然作为陪都存在。北京、南京和凤阳成为了明朝的三大都城。
皇太极建立了清朝,将都城设在盛京(沈阳)。清军入关后,占领了明朝的紫禁城,北京继续发挥着都城的作用。1948年,中国进行了三大战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始准备建立新中国,选择首都的问题备受关注。有人认为延安是不错的选择,也有人提出西安和延安都位于山西,因此应选择西安。南京因为是国民政府所在地,被视为有特殊象征意义。然而,在毛主席心中,早已有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哈尔滨。哈尔滨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是解放最早、受损最轻的城市之一,拥有雄厚的东北工业基础,毗邻苏联,具备安全保障,因此是首选之地。然而,国民党突然加大对东北的军事进攻,美国提供支持,同时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面对这一局势,毛主席放弃了哈尔滨的计划。
1949年1月,东北局的王稼祥专程拜见毛主席,得知中央对首都地点尚未确定,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王稼祥认为南京离东海太近,有缺陷,西安位于中国腹地,但中国已经不再以长城为国界,也不合适。黄河改道后,洛阳和开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不太适合。王稼祥建议选择北京,因为北京位于海岸线附近,经济发达,且靠近东北地区。尽管北京靠海,但渤海湾为其提供了天然屏障,因此是最佳选择。毛主席等老一辈领导者经过深思熟虑后,接受了王稼祥的建议。从夏商时期到秦汉、唐宋、明清,中国首都的演变记录了中国古代的沧桑历史。回顾历史的变迁,我们应当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