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如何养老成为了大家口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人社部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我国每年将平均增加800万退休人员。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适龄劳动就业人数在减少,而退休人数在稳定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在不断上升。可见,延迟退休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个人也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才能无忧养老!
(一)基础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一般来说,基础养老金主要与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与年限有关。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举例:假如在广东的李大爷2022年6月(60岁)退休,实际缴费25年,无视同缴费,每年的缴费基数与所在城市平均工资持平。
每月可领到的基础养老金为8682×(1+1)÷2×25×1%=2170.5元
那么李大爷的个人养老金如何计算呢?
个人账户养老金=首次领取养老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含利息)÷退休年龄对应计发月数
举例:假如李大爷实际缴费25年,个人账户存储额15万元(含利息),60岁退休时,每月可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50000÷139=1079.14元
那么,李大爷退休时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总计2170.5+1079.14=3249.64元
(二)另外两大养老支柱
除了基础养老金,如今国家也在推行“三大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另外两种,就是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或商业保险。
在我国,“企业(职业)年金”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一般只存在于中大型国企或者盈利水平较高的企业。根据人社局统计年报显示,2021年末全国有11.7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875万人,参与率只有6.1%,也就是说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未来的改善养老需求。
而“个人养老金”就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个人自愿多储蓄一笔钱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作为养老金的补充,它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可以享受一定税收优惠的商业保险。
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侧重长期保值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各自的退休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如果晚年想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就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养老规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