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影视剧的影响,鳌拜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成了一个被误读和丑化的人。其实,真实的鳌拜,是没有那么恶毒和不堪的。就从康熙用摔跤的方式拿下他,对他只是作监禁处理,并没有杀他,同时康熙晚年的时候,还给他平反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至少康熙并不认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甚至对他被拿下,多多少少有些心存愧疚。
(鳌拜剧照)
那么,真实的鳌拜,应该是怎样的呢?
第一,鳌拜是一个英勇的人。
鳌拜是跟随皇太极打出来的,他最终能走上高位,靠的全都是自己的战功。鳌拜性格倔强,不怕死。在皮岛战役中,若不是他冒死率军冲上皮岛,在明军强大火力的压制下,满清根本就不能攻克皮岛。松锦大战中,鳌拜五战五捷,立下汗马功劳。西充之战中,鳌拜身先士卒,大破大西军,杀死张献忠。
鳌拜就是凭借这种不怕死,英勇无畏的作风,所以他才总能打胜仗,获得皇太极的高度信任。
第二,鳌拜是一个忠诚的人。
在古代社会,所谓“忠诚”,就是忠于自己的主人,一心为主人谋福利,从不背叛主人。鳌拜就是这样的人。
满清当时虽然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天下,但是由于实行八旗制度,早期又采用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因此势力集团众多。当皇太极没来得及确定皇位继承人就去世后,忠诚于皇太极的鳌拜,为了让皇位继续在皇太极这一脉上延续,联合索尼等人,坚决地和多尔衮抗衡,最后终于斗败多尔衮,让皇位传给了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顺治皇帝)。而且在整个顺治朝,鳌拜对顺治一直忠心耿耿,所以,顺治去世时,才把鳌拜选为年幼康熙的辅政大臣。
(顺治剧照)
第三,鳌拜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鳌拜本来在四个顾命大臣中是排在最后一位的,但是索尼年迈,无力处理政务;苏克萨哈是从多尔衮那边投降过来的,有“叛徒”和“小人”的嫌疑,他说话不服众;遏必隆是个依违两可的人,好好先生,说话不压秤。因此,政务主要就是鳌拜在处理。
历史上对于鳌拜当政期间,处理的政务事情,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之所以会这样,应该与鳌拜最后被拿下监禁不无关系。但至少有一点,鳌拜主政期间,整个清朝和平安宁,没有发生过大事,没有出过乱子。这从侧面也反映出,鳌拜是很有能力的。
(苏克萨哈剧照)
第四,鳌拜是一个正直的人。
历史上对鳌拜多有批评,主要集中在他专权。典型的例子,就是“换地风波”。也就是鳌拜强迫苏克萨哈所代表的正白旗的人,与自己所代表的镶黄旗的人换地。
不过,关于换地风波,其实鳌拜并没有做错什么。正白、镶白两旗在多尔衮执政时期,利用多尔衮的权力,强势占领了两黄旗的土地。那时候,两黄旗的人,有苦说不出。现在,多尔衮早已去世,苏克萨哈又背叛多尔衮投奔顺治,鳌拜要求两白旗和两黄旗换地,其实就是让两白旗把多占的土地吐出来。虽说鳌拜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体现了他打抱不平、正直的一面。不能对这件事一味否定。
当然了,虽然鳌拜有诸多优点,但并不能就此说鳌拜是一个好人。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鳌拜的失败,就失败在他的性格上。他太倔强,太直率,又认不清形势。当同样具有极大权力欲望的康熙渐渐成年的时候,他并没有及时把权力交还到康熙的手里(当时其实他也和索尼等人一起请过康熙亲政,但康熙拒绝了),因此最后走上了悲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