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旅客来说,来河南省洛阳市旅游,必会到龙门石窟。到了这里,就会发现与龙门石窟一河之隔还有一个旅游景点叫香山寺。紧临寺庙北侧的琵琶峰顶,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长眠之地。后人为了纪念他,围绕着他的墓地,修建了一处园子叫白园。白园里的诗廊立石38块,由国内名家书写,既可欣赏白公的名作,又可领略书法艺术之美。其中有一块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琵琶行》等诸多白公代表作。时至今日,这里游客络绎不绝,成为纪念这位大诗人的绝佳场所。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对于身后事的选择讲究“叶落归根”。那么,祖籍太原的白居易为何葬于洛阳龙门?
其一、一生颠沛流离,故乡观念淡薄。仔细看看白居易的人生轨迹,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陕西下邽,少年时期便跟随父母数度迁徙。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他曾四度任职朝廷,在长安、杭州、江州、忠州、苏州等地任职,在每个地方的时间都不是很长。这样的人生经历,难免使得他没有那种浓厚的故乡情结。对于死后的归宿,也没有那么强烈的“叶落归根”的想法。对于他来说,一生颠沛流离,死后择一自己的喜欢的地方而葬,才是最好的归宿。
其二、他对洛阳情有独钟。白居易在829年其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一直到其76岁去世,他一直都定居在洛阳。在洛阳的18年间,白居易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过着舒适的晚年生活。832年,他为当过宰相的好友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全数布施于洛阳香山寺,并自号为“香山居士”。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从这一系列的事情来看,他对洛阳情有独钟,是其认可的“第二故乡”,自然会乐于归葬于此。
其三,之所以葬于龙门,而不葬于当时达官贵人热衷的邙山,这里面有着很深的寓意,意在通过风水告诫子孙不要像他一样追求仕途。白居易墓背靠龙门东山主峰,面朝碧波荡漾的伊河。从表面上看,这样背山面川的风光,应是世人喜欢的胜景,依山傍水,能够长久地欣赏伊阙胜景,但其真实想法却不是这样,而是暗藏了玄机。其墓地所在的龙门东山的琵琶峰,绝壁而立,从风水上来说并不适合殉葬,因为会影响到后代的官运,但是早已看清官场险恶的白居易却觉得此处正合他意。
白居易一生仕途并不顺利,其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江州司马。一身热情却遭冷落,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也让他亲眼目睹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退出官场后的白居易,深刻认识到仕途的险恶,便对仕途彻底绝望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再步自己的后尘,在官场上碌碌无为。晚年的白居易还研究了风水学,他看到琵琶峰前面陡峭,下临阔水,是块绝地,是选墓址的忌讳之处,就故意舍弃北邙人人向往的风水宝地,而把自己的墓地选择在前临绝地的琵琶峰巅,以阻断家族的官运。
如此处心积虑,教诲子孙后代,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但是对于早已看清官场险恶、晚年定居洛阳18年、避世而居的白居易来说,洛阳龙门却是最合他心意的一块地方,因此,也就最终选择此地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