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五烈士
谢士炎诗作手稿
在新中国即将诞生前夕, 1948年10月19日,五名身穿国民党军官制服,握拳振臂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五个人,在一阵枪声中倒在了南京雨花台刑场的血泊中。他们就是被称为“北平五烈士”的丁行(xing)、谢士炎、赵良璋、朱建国和石淳。
他们为何牺牲在新中国成立的黎明前?
1947年秋,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战场节节失利,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加大了对北平地下电台的侦测力度,经过一番探测,锁定了北平京兆东公街24号有秘密电台信号。
1947年9月24日清晨,电台人员一如往常地发完电报。这时,早已躲在门外的国民党特务段云鹏突然蹿进屋,将发报人员当场抓捕。并搜出了电台,和大量与我党有关的密码和电报原稿。
至此,我党北平地下情报组暴露。由于发报人员的被捕叛变,供出已经身居高位的“五烈士”,随后他们被押往南京关押审讯。令国民党高层震惊的是,谢士炎、丁行两位国民党将级军官,朱建国、石淳、赵良璋三位校级军官。
丁行,192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五位烈士中党龄最久的地下情报员。抗战胜利后,丁行随时任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来到北平,任司令部军法处少将副处长,因办事能力强,深得孙连仲的信任,也由此获得了不少机密情报。
蒋介石亲自参与部署的,涿州军事会议的一些绝密情报资料,都是丁行送给中共中央的。通过他的身份,不仅为我党取得了重要的情报,而且营救被捕的同志。
五人中,谢士炎出身于国民党陆军将官之家,官职也最高,是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部作战处少将处长。抗日战争时期,曾主动请缨奔赴前线,在浙江衢州战役中以一团之众,歼敌数千。
抗战胜利以后,谢士炎发现蒋介石继续内战,特别是对(国民党)一些腐败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所以就倾向共产党。对国民党失望至极的谢士炎,主动找到中共党组织。
1946年8月,蒋介石准备进攻张家口的作战计划就是由谢士炎负责制订的。党组织得到谢士炎密送的情报后,迅速作出部署,集结部队,迎击进犯的敌人并及时撤离。
1947年2月4日,谢士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就像一把插入国民党心脏的利刃,不断向党组织提供第十一战区的战略、战役军事情报,为华北、华东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和谢士炎一样,赵良璋、朱建国、石淳三人也因不满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国共内战爆发前后,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们潜伏在国民党军队,根据各自工作特点,源源不断地为党组织传递着国民党机密军事情报。
赵良璋是国民党的一个中尉飞行员,为我党提供了国民党空军在北平的一些部署,空防,还有包括他们飞行员的素质报告等,非常详细的国民党空军情报。
根据朱建国提供的情报,中共及时了解和掌握了国民党华北战区的一系列军事部署和规划,而在军统情报机关任职的石淳,则利用秘密电台将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重要情报及时传递给党中央。
五烈士被捕后,在狱中经受了连续的威逼审讯、严刑拷打,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将生死置之度外。
1948年10月19日,南京雨花台刑场上,五名烈士手脚戴着镣铐,在“中国共产党万岁”的高声呼喊中,壮烈牺牲。
那一年,丁行40岁,谢士炎38岁,石淳30岁,朱建国32岁,赵良璋26岁。临刑前,谢士炎写下狱中诗:“人生自古谁无死,况复男儿失意时。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
“北平五烈士”,年纪轻轻,为了共同的信仰,以大无畏的精神,牺牲在新中国建国前夕,十分令人惋惜。今又国庆节日到来,让我们以最崇敬的心情,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