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战乱、贫穷、无政府状态是黎巴嫩的代名词。黎巴嫩,地处西亚地中海沿岸,全称为黎巴嫩共和国,1943年获得独立,人口约600万,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在西亚属于不起眼的一个国家。
黎巴嫩是个怎样的国家?
黎巴嫩是一个特殊中东地区国家,其开放度在中东无人能比。在世人眼里,只要一提到中东国家,第一印象便是黑袍遮面的阿拉伯人。如果你到了中东地区的国家黎巴嫩,你就会发现仿佛到了欧美国家。
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小国黎巴嫩曾因经济繁荣、风光如画而被誉为“中东小瑞士”,其首都贝鲁特更加是富豪云集高楼密布,也被称作“中东巴黎”。20世纪后期因战火陷入衰退,而今逐渐恢复安定后再度迅速繁盛起来。
黎巴嫩共和国面积10452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交界,南部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20公里。黎巴嫩习惯上归入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边界未划定)为邻首都贝鲁特。黎巴嫩属热带地中海气侯,沿海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
黎巴嫩曾经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奥斯曼帝国等统治,1920年起由法国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独立成为共和国,由于黎巴嫩在1975年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现在的黎巴嫩主要经济来源是银行业和旅游业,其中黎巴嫩旅游业发达,境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旅游业和银行业就占据黎巴嫩GDP的65%。
黎巴嫩的人口主要是阿拉伯人,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但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马龙派。马龙派历史悠久,在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一直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备受欺凌。近代以来法国人来到中东后,面对穆斯林占多数的社会文化环境,刻意扶持有共同宗教渊源的马龙派。1943年,法国人一手策划了黎巴嫩的独立,把大量马龙派基督徒划到这个新国家里面,导致马龙派占了全国总人口的近60%,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了黎巴嫩的权力结构,把总统和军队总司令这两个最重要的职位留给了马龙派,议长和总理则分别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和逊尼派人士担任,议员和部长的席位则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这种权力分配模式以人口比例为基础,但穆斯林的出生率高,人口不断增加;而基督徒生育率低,而且大量迁居国外,这使得黎巴嫩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有利于穆斯林的变化,穆斯林要求对权力重新分配,马龙派当然不干,这导致内政难以稳定。另一方面,这种四分五裂的政治结构也给外国势力插手干涉提供了方便,多年来,黎各派别背后都有相应的国际地区势力支持,对黎巴嫩造成重大伤害的一系列事件:1975年开始长达15年的内战、2006年与以色列的正面冲突、2008年真主党武装与政府军的武力对抗等,背后都有外国势力的影子。
而近年来,除了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等传统外国势力之外,沙特也在把手伸到了这里。黎巴嫩总理哈里里日前在访问沙特时忽然辞职,背后当然离不开沙特的影响。这使得黎巴嫩局势很容易受到国际和地区局势变化的影响。
总之,黎巴嫩从建国以后,因为宗教派别内部争斗,宗教派别之间的夺权,被中东地区大国之间的利用,被迫卷入世界强国之间的博弈。黎巴嫩成了这些国家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