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鉴于连遭惨败的教训,已改取重兵固守、诸兵团驰援的会战方式。可是这办法救不了命。
毛泽东也在考虑怎么攻坚,怎么打援?
他向全军推广徐向前以坑道爆破攻克临汾的方法来攻坚。
对付蒋介石的会战方式,则是调节攻城与打援两方面的兵力,毛泽东指示将军们将重点放在打援方面。也就是说蒋介石你不救,我就挖地道炸口子攻城,蒋介石你要救,我就运动战中灭你援军,不救也是死,救也是死,无非就是先死后死的区别。
此时济南成了毛泽东的第一目标。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王耀武指挥国军十万余人守着,蒋介石为了确保济南,搞了一个从徐州派出邱清泉、黄百韬、李弥三个兵团北上增援的“会战计划”,也就是说一旦毛泽东进攻济南,就来个大兵团突击,重创共军,一雪前耻。
但可能吗?
攻打济南的领兵人物则是指派许世友。许世友是河南人,是少林和尚出身,他当时有病在身,毛泽东专门把他派到前线领兵,许世友决定采取牛刀子战术攻坚。山西作战主要用的是山西人徐向前,为什么山东战役却主用许世友这个河南人,不是毛泽东忽略了地区概念,而是因为山东早在抗日时期就不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了,守济南的并不是山东人,重用许和尚主要是表明拼命的决心,毛泽东用心之细到了这份儿上。
粟裕以二十多万人准备打援,十几万人攻击济南,只经过八天的战斗,就全歼国民党守军十万余人(其中,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部两万余人在战场上起义起了很大作用),攻克了济南。
想着救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一部,因为人少害怕,就没敢临敌。
蒋介石准备的另外两个兵团还没有在徐州集结完毕,济南就丢了。
粟裕的大军多数没有用上,可想毛泽东集中了多大兵力开的头,这仗稳赢。
济南战役的意义,美联社评述得最明白:
“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没错,这一切刚刚开始。
济南战役还有一条值得说说,就是吴化文的起义对快速打下济南起了相当作用。有人把吴化文称为五姓家奴,比吕布的三姓家奴还多两个。
他曾在军阀、日本人、蒋介石之间来回打转转,其实在1949年前的中国,许多人是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的,为了一口吃的而活着的人比比皆是,这是我中华民族的悲哀,这是积弱已久的当时中国的实际,也是我们民族遭遇沉重苦难的原因之一。
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明白毛泽东对改造国民的思想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激情,才能明白解放后的持续的高压实际上是一个必需的和相当了不起的进化过程。
不过我们要问,酱缸怎样才能变成净土,不就是得靠蒸了煮了晒了吗?
周恩来后来说道:
“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大决战最大的特点是蒋介石没有料到形势发展得这么快,是在蒋介石坚守还是撤退的犹豫之间就完结的大逆转;显示了毛泽东不单是在渐进过程中找到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且他具有制造机会和抓住突变机遇的能耐。
这场大决战,是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环紧扣一环地组成的,三大战役历时四个多月,歼灭国军154万多人,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鸿篇巨制。
当决战开始时,国军的数量还多于解放军,装备更比解放军好,地盘依然大,人口依然多。但毛泽东看到的不是敌人的巨大势力,而是蒋介石在关键时刻还举棋不定,心存幻想难下决心实行战略退却这一点。舍不得,导致满盘皆输,毛泽东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决战。
蒋介石是一直盼着和共军决战的。毛泽东跑来跑去,拒绝硬碰硬,他在不断地消灭敌人壮大自己,他的目标一直是等待平衡后发动反攻,为此他常出奇兵,搞得蒋介石都不知道该收缩了。
蒋介石觉得自己还有兵力还在寻找作战机会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兵力对比尚未分出上下时,只有毛泽东知道天平倾斜了,因为毛泽东的力量是相当隐蔽的,而蒋介石的力量是明的,这才是蒋介石不知进退的关键因素,等到局势明了的时候,毛泽东出手之快让蒋介石想撤都来不及了。很像游戏中的大鱼吃小鱼,力量集聚到一定份上就会发生突变。
三大战役显示了毛泽东把握全局的不同能力:辽沈战役代表毛泽东抓住主要矛盾,独断专行的魄力;淮海战役则显示毛泽东放权总前委统筹一切,放手使用部下和协调各路大军的能力;平津战役毛泽东则是展现出容纳天下的宏大胸怀。
南线锋芒初试,却又盘弓待发,就是为了不让蒋介石有战略收缩的可能,毛泽东把注意力转向北边,在东北开始决战。
蒋介石不能丢掉东北,这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综合考虑。军事上牵制东北人民解放军,使共军不能入关作战。
蒋介石当年能将东北丢给日本人,看来也不是什么战略,而是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就不心疼而已,该撤了,他舍不得立刻撤退到华中。后人纳闷,蒋介石为何如此不知进退,就是忽略了蒋介石自认为可以来去自由,他的兵本来就是从海上过去的。
根据上述情况,毛泽东将战略决战方向首先指向东北,这就将战略决战的初战胜利放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解放战争时间大为缩短。
那时候,东北蒋军共55万人,但已经被分割和压缩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块互不联系的地区,共军已有百万之众。
长春在最东边,锦州在最西边,沈阳守军最多,先从哪里打起?
毛泽东一开始征求林彪意见,毛泽东给林彪提出建议“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开始毛泽东是在征求意见,并没有下最后的命令。林彪很谨慎,平型关和四平战役后的林彪十分在意减少牺牲,这是他的优点不能抹杀。他对打锦州顾虑重重,担心久攻不下,会被敌人两头夹击,再三提议先打长春。林彪也是稳妥和渐进的打法,毛泽东复电同意先打长春,东北野战军试攻,发现攻占长春并不像预期那样容易,改用严密围困的办法。
没有打下长春,林彪表示,执行南下锦州方案,这一段历史最有趣的是毛泽东与林彪之间的你来我往,先是林彪提条件,让聂荣臻协助拖住傅作义,毛泽东部署了。可能聂荣臻协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林彪就有些犹豫,强调困难。毛泽东不愉快了,林彪又表示服从。
很快,毛泽东下了决心,要求林彪跳出自己的小圈圈,站到全国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加快战争进程,要求林彪兵指锦州。
这时,在坚守东北还是放弃的问题上,蒋介石同卫立煌掐起来了。
卫立煌起到了巨大的反作用,自到延安见到毛泽东,卫立煌已经转变了立场,蒋介石居然重用卫立煌,实在叫喜欢蒋介石的人郁闷不已,蒋介石的军令无法下达,更是后人无法想象的。当然关键还是蒋介石举棋不定。
蒋介石没有想到毛泽东的胃口突然间变得这么大,林彪都已经兵指锦州了,蒋介石才慌忙从傅作义手里调集五个师,组成援锦东进兵团,越过卫立煌,直接命令廖耀湘率兵十万直出辽西,解锦州之围。
仗打到这份上就是明棋了,毛泽东要求林彪迅速攻克锦州。林彪深恐两面受敌,转了念头,自己独自以林罗刘名义致电军委,想回师再打长春。罗荣桓知道后认为不妥,说服林彪撤回这个电报,联名打电报表示服从命令攻打锦州。
毛泽东收到林彪的前一个电报,大怒,一开始毛泽东就建议林彪先打锦州,林彪说先打长春,毛泽东同意了,长春打不下来,林彪说可以打锦州,并提出条件要聂荣臻部配合,毛泽东也做出相应部署,到了关键时候,林彪又说不打了。
这一回毛泽东不干了,他的决心已下,不容更改了,毛泽东立刻复电,要求:
“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
后来苏联人看了毛泽东的电报很惊讶,毛泽东的战争命令居然没有任何生硬的口吻,多数情况下都是协商式的,可是在1945年后将军们没有不听的。
随后,毛泽东收到林罗刘第二个电报,毛泽东看后心里才踏实了。他的命令和决心得到执行。
为了让林彪放手在东北发展,毛泽东给了林彪司令加政委的全权,地位高于许多政治局委员,但他的身边有罗荣桓当他的第一副政委,罗荣桓在军事上名声不像林彪那么显赫,但在政治上的建树是相当高的,几乎可以说,毛泽东的党指挥枪等建军原则就是在罗荣桓的落实下,一步一步完成的。罗荣桓还是山东战略力量的创建者,东北的干部大部分来自山东,林彪又长时间在苏联养病,只是到了解放战争才给他大权,意在经营东北,林彪拥有谨慎的性格和战术天才,十分符合毛泽东的要求。
但毛泽东依然放了个罗荣桓在他身边,罗荣桓在没有得罪林彪的情况下,居然就扭转了林彪,让林转了向,这一方面说明罗荣桓性格极佳,策略极高明,但也说明了罗荣桓的地位和权威,以及毛泽东制定的规则和纪律。这件事非同小可,直接影响全国战局,毛泽东的党指挥枪,他的军队的政委制,在执行毛泽东既定之决心时发挥了效用。
罗荣桓在战略决战时立了大功,所以毛泽东后来有诗赞扬罗荣桓的作用: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最后一句最重,“国有疑难可问谁?”
和毛泽东关系真正达到这一层面的只有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人,他的学生任弼时、肖劲光等人,在井冈山时期就追随他的罗荣桓等人。
后来有无数人愿意加入到毛泽东的队列里来,但真正达到终身追随和合作的只有少数,还有一些是只认毛泽东的悍将,这是理解毛泽东的人际关系的主线。
关门锦州之决策就是这样决定和落实的。东北野战军扫清外围后,只用了一天半,就攻克了锦州。在锦州西侧塔山进行阻援的部队,以数千人伤亡的代价,阻止了蒋介石东进兵团对锦州的增援,保障了攻锦的胜利。
攻克锦州意味着关上了东北的大门,把东北战场和华北战场切割开来。在锦州攻克后,林彪打得相当积极。长时间困守长春的郑洞国放下武器,长春和平解放。从沈阳西出后的廖耀湘兵团十万之众想从营口撤退时被全部歼灭。紧接着,林彪乘胜挥师东进,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林彪对我军的贡献很大,除了累累战功,他在战术上建树非凡,他的三人战斗小组等战法,为我军战斗力的提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他在政治上对毛泽东也有支持。
毛泽东在辽沈战役中显示出军事统帅在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上独断专行的魄力,政委制度则保障了令行禁止,即使林彪这样的军事天才也不得违抗,辽沈战役堪称军史上最艳丽的奇葩。
辽沈决战历时52天,林彪手下百万雄师,歼灭了国军47.2万人。
辽沈决战的结果,对蒋介石是致命的一击,据说蒋介石在北平和南京两次吐血。
辽沈决战的胜利,大大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解放军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战备机动部队——能入关的军队达到70多万人,毛泽东的大军是不会用来守城的。
毛泽东非常欣慰,在给东北的贺电中写道:
“东北是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最大的中心,东北解放,奠定了在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
解放中国只是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开端和基础,毛泽东写得明明白白的,这才是理解后来毛泽东的关键所在。
淮海战役以少胜多辽沈战役一结束,南线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便开始了。
这样解放战争就不是渐进的过程而是突变的过程,打完东北后不是先打华北而是中原决战。毛泽东不给蒋介石把孤岛连成一片的机会。
淮海战役是在长江以北地区进行的决战。
这个地区国军有80多万人,解放军约60多万人,数量少于敌军,装备和交通运输条件更远不如对方,双方的力量对比,和东北战场上不同。
当时,蒋介石的感觉依然是进退自如,一可决战,二可守住长江北岸,实在不行,再撤至江南,守住半壁江山,怎么也不至于惨败,所以这一仗需要的不光是勇气和魄力,更需要能力。
与辽沈战役关门打狗不同,淮海战役相当于生吞活剥,它的规模和部署,是一个不断增大的过程。
辽沈战役是毛泽东的雄心和魄力起主要作用,而淮海战役是粟裕建议和参与指挥的。这里面没有什么太多的误判,就是两军对垒打作了一团,等尘埃落定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当济南已攻下时,粟裕就“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粟裕开始建议的是小淮海。
但随即,毛泽东意识到了战争规模可能很大。
毛泽东接受了粟裕建议:
“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淮海战役,毛泽东放手总前委统筹一切。没有硬任务,基本上是打成什么算什么。这其中的变数是何基沣、张克侠(都是地下党员)率两个军2.3万余人起义,造成国民党军乱作一团。
蒋介石命令黄百韬固守待援,急派杜聿明到徐州指挥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东援,但没有估计到华东野战军“用一半以上兵力”来打援,没有等到救援的结果是黄百韬兵团全部被歼。
当时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由邓小平、陈毅、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粟裕五人组成,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
这时平津战役已经开始,蒋介石应当迅速海运平津地区的军队南下,毛泽东指示在南线留下杜聿明集团,暂时不作最后歼灭的部署,蒋介石再错一步,他没有将华北的孤军撤回,来救杜聿明或退防长江。
在以后的20天中,天气骤变,雨雪交加,国民党军队粮弹两缺,饥寒交迫,蒋介石派飞机空投的少量粮弹,根本无济于事。杜聿明面对饥寒交迫的士兵,无奈地说出只要不带枪,跑走找食亦可。仗打到这份上胜负已判。随即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多人。
关于淮海战役,回忆录多了,最著名的说法就是50万头猪撒在地里,两个月也逮不完啊。毛泽东在20年前播下的毒药,就这样进入了国民党军队的每个人的心中,只要面对优势的共军,国军从士兵到将军,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双手。
毛泽东创建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的血与火中长出了熊心豹子胆,在大规模的内战中磨出了尖牙利齿,足以让任何敌人胆战心惊。这将在建国后的历次对外战争中体现出来。
淮海战役结束,南京、上海、武汉已在解放军的炮口之下。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的人民解放军在总兵力上少于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下进行的。
毛泽东称赞淮海战役总前委: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关于淮海战役,第一是兵力人数,共军是60万,国军是80万,最后的结果是国军被灭了50多万,这一对比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对于毛泽东的拥趸来讲就是辉煌,就是荣耀的最好证明。对于蒋介石的拥趸来讲是难以接受的事实,于是乎就拿人数说事儿。
因为陈毅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拿手推车推出来的。这话当然对,解放军的后勤当然是靠着最简单的最原始的工具完成的,而且动员了近500万人次支援前线。
淮海战役后,共军成了上百万,国共战争不是我们想象的杀死了八百万国军,而是大部分国军成了共产党的军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最终选择了站在共产党这一边,从此他们脱胎换骨,从雇佣兵变成了为自己民族而战的勇士。
抗美援朝战役中,有一部分被俘的志愿军军人跑到了台湾,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眼里是共产党的耻辱,其实明眼人知道几年前他们多数人本来就是国军,打日本人不成,打共军也不成,但到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们却成了真正的勇士,多数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才被俘的,虽然他们最终选择了到台湾,但这并没有给共军抹黑,相反是共军的光荣。同样的人,到了国民党军队就是懦夫,到了共产党的军队就是勇士。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为共产党添彩呢?
谁是共军中最能打仗的将军呢?
军迷们总是争论不休,徐向前的军功不显著,但细心人会发现他是独立地探索出最接近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天才军事家。从军功上看,就是在林彪和邓小平,林彪有辽沈和平津,邓小平有淮海和渡江,林彪以中央委员领导四个政治局委员,邓小平是唯一指挥过两个野战军,同时也担任过两个中央局的第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
平津战役不战而屈人之兵收拾待在北平、天津为中心的傅作义集团是在济南战役、辽沈战役胜利后,而淮海战役进行了一半的时候。
奇怪的是傅作义摆了个东西向的一字长蛇阵,他手下统领的50多万国军中,40%属于傅系,60%属于蒋系,在辽沈、淮海两大战役相继发动后,这是国民党方面唯一可能机动的兵力。他们将面对的是华北的聂荣臻和从东北入关的林彪。
华北和东北在战略上是一体的。丢了东北后,为什么蒋介石不把孤悬华北的兵力南撤呢?
原来还是利益在作怪。
蒋介石依然错误估计形势,他认为中原仍有一拼,东北野战军不可能立即入关,华北的兵力依然进退自如,海军力量到台湾救了他的命,但过分相信和依靠海军力量也使他两次误判:一次在东北,再一次就是平津。蒋介石想要傅作义率部南撤,就要委任傅为“东南军政长官”,要是只撤退自己的部下那就是壮士断腕,而蒋介石从来没有表现过这样的素质。他还想等等看,他自己内部摆不顺,根据地原在绥远的傅作义不愿南下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傅作义可不傻,先前张学良等人的例子摆在那里,军头们一旦失去自己的立脚点,身份立刻就变了,从老板变成打工仔可不是好玩的事情。更何况蒋介石这老板实在不咋地,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不是没有道理的。
傅作义有意把蒋系部队摆在东南向,把傅系部队摆在西北向,一旦东北解放军入关,蒋系可以乘船南下,而傅系可以西撤绥远,这就是怪异的长蛇阵的缘由,摆阵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跑着方便。这样,蒋、傅各有各的打算,不易取得一致,暂守平津、控制海港,以观时局变化成了两人共识。
蒋介石没有想到,就这一念之差,他彻底没有了撤退的机会和随后抵抗的本钱。
辽沈战役结束,毛泽东当然想着尽快入关,可林彪表示有困难。毛泽东设想的是最好能堵住华北的国民党集团,若不然蒋介石一旦调走,林彪大军将无仗可打。当毛泽东判断出蒋介石仍在犹豫时,他不再和林彪商量,下达即刻入关命令。
此时的傅作义早已不是当年跟毛泽东较劲的傅作义了,蒋介石给了他名誉地位,却是将他绑在了一个快要散架子的破车上。
傅作义这时并没有拿定主意,还有西逃和南下的可能,而以西逃的可能性较大。毛泽东估计,一旦兵指张家口,傅作义将调集他的嫡系西援,使傅部不能西逃或南下最为理想。
果然傅作义立刻驰援张家口,以保西撤的通路,东北野战军悄然入关,东北先遣兵团攻占密云,做出攻打北平姿态,傅作义急忙将兵力撤回增防北平,可是毛泽东的意图根本不是攻打北平,而是先切断蒋军南下的海上之路。攻打天津和塘沽才是毛泽东的真正意图。
傅作义上当了,毛泽东十分欣慰,整个过程毛泽东“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
蒋介石低估了毛泽东的胃口,毛泽东的多年的低姿态可能也起了作用,从蒋介石感到尚能支撑到全盘皆输,只有极短的时间,等局势明了的时候也是迟了的时候,蒋介石实在舍不得地盘,这里也不愿意丢,那里也不愿意丢,结果是哪里都保不住。
蒋介石这时才派人从南京飞抵北平,劝傅作义率部南撤,实在是已经迟了,唯一能跑的海上之路被截断,还能往哪里跑呢。
塘沽不好打,因为有国民党海军支援,所以有一小部分蒋军乘船逃走,但蒋军大部被截住了,天津守敌拒绝投降,仅仅29个小时即被攻克。这样,傅作义集团的北平守军走投无路,促成了和平解决。
毛泽东对傅作义进行了耐心的工作,但主动权一直在毛泽东手里,他不断地减少傅作义谈判的筹码,傅作义在兵临城下时,才下决心放弃抵抗,对傅作义这样的抗日名将来讲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北平和平解放,人民没再多流血,五百年古都无恙。这对我们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家来讲是最好的结果了。
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时高度评价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意义,解放后傅作义当了水利部长,为人民做了很多工作。毛泽东的感召使傅作义放下包袱,更圆满地解决了绥远问题,绥远模式就是传檄而定。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军52万人,毛泽东后来把天津、北平、绥远作为解决国民党军队的三种方式,他们的命运就三种:被消灭,投降或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