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梁思成先生的划分,可以将1912年之前的建筑称之为古代建筑。因为他认为,民国初年,建筑活动颇为沉滞,欧式建筑之风盛行,随后的十几年里,建筑师不是唯传统是尊。
飞檐翘角
古代建筑不论大小都是以“间”为单位
人们习惯说:“你家住几间房子呢?”,自古至今,一直到今天,在中国盖房还是用“间”作为盖房子的基本布局标准。
一间多大呢?古代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一棵树一般只有7至8米高,如果用其二分之一作为横梁,就只有3.5-4米。而房间的开间定为4米左右,进深方向为6-7米,所以一棵大树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个尺度是根据大树成材尺寸来确定,时间久了就成为习惯尺度。一间房就成为4米×7米的矩形,用这样的“间”来作为单位标准。而且房间有多有少都用奇数,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因为中国人习惯讲究对称,讲究中轴线,讲究中心。
古代建筑大都是由许多房屋组合而成
中国的四合院房屋,就是用“间”组合而成,每面3间,四面共12间。不同于西方,中国大的建筑群,都是由许多房屋组合而成的。
中国建筑本身具有封闭性
中国古代生活以家族为中心,因此在建筑上也反映出家庭观念。家家户户为了安全,把自家的房屋用高墙包围起来,其实主要的还有封建观念,希望闭关自守,不愿意敞开胸怀互相往来。
中国建筑布局横向延展
中国建筑过去以单层平方为主,楼房数量较少,平房互相连接,横向发展,这与西方近现代高楼大厦林立的布局,迥然不同。
礼制贯穿于建筑当中
《周礼》《礼记》中,关于建筑的规模和形制,依照爵位不同,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单体建筑或大型建筑,乃至城市规划中,都贯穿中轴线,如主要建筑都安排在轴线上。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时间久了,成为习惯,也就成为后人必然遵守的一种礼制。
中国房屋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中国建筑在重点部位进行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性相当丰富,体现了雕刻、彩画、壁画、色彩等各种装饰,往往在一座建筑中的一些部位做重点装饰。如屋檐、斗拱、瓦当、正脊、门窗等部门。
中国建筑防御性强
中国古代城池、宫廷、庙宇、佛寺、陵墓、书院等各类建筑,都体现出一种军事防御思想。民居建筑中也是如此,每一户大宅都修筑高墙、炮台、望楼,安设水井,开设后门,这一系列设计,都体现出防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