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800年的大清王朝至少在表面上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模样,志得意满的嘉庆皇帝在这一年终于全面掌握了帝国实权,和珅的倒台让这位年轻的皇帝充实了腰包,边疆的战乱在“康雍乾”三代帝王的努力下已经承平多年,世界最豪华的宫殿圆明园全面落成,王朝疆域空前庞大……似乎一切都让人无比赏心悦目,对于统治者好像只要按部就班的管理好朝政,一代圣主的名声就八九不离十了。
可是嘉庆皇帝并不甘心只做个守成之君,他深刻明白历代盛世衰亡的教训,在他登基之初便看到了帝国内部诸多隐含的弊病,他采取措施首先诛杀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坤亲信死党。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诏罢贡献,黜奢崇俭。王朝气象一派朝气蓬勃,在那个时候,所有人恐怕都会在心里暗暗称赞:大清国又一个盛世即将来到。然而本来认为是疥癣之疾的白莲教起义,竟然用了整整九年时间才基本上平定,这场战争波及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省份,造成的破坏力相当巨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本以为可以天下太平的嘉庆帝还没安心几年,嘉庆十八年又发生的邪教徒杀进紫禁城事件,他深知,悠悠青史注定要将这件事记录在案,而他也注定要成为千古笑柄。因此,嘉庆帝极其郁闷地写下了“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的诗句。
其实清朝的迅速衰亡并不能完全怪在嘉庆帝头上,事实上登基前期嘉庆帝敏锐的察觉到大清朝潜藏的危及,他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当时的清朝面对的是农业社会阶段性瓶颈变局,死板教条的皇帝只依靠“圣贤之道”应对,注定只有失败的命运。那么当时的清朝都遇到了那些棘手问题呢?
一、白银价格飞涨,人民负担加重。
清朝征收赋税只收白银,而不收铜钱。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们当然不会有银子。每年缴纳赋税时,百姓们都要把手里的铜钱兑换成白银,然后才能缴纳赋税。从雍正登基到乾隆继位的早期国家的白银价格一直很稳定,1两银子兑换700到800铜钱,但是在中后期以后,乾隆皇帝逐步放松了对官员的管理。在乾隆朝的后期,各级官员贪污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且一个比一个严重。由于严重的腐败,社会上流动的白银数量越来越少。由于白银数量减少,进而造成了银贵铜贱的情况。
1两银子却能兑换1300铜钱。但是百姓们缴纳的赋税额度不变,这就等于百姓们需要花费将近两倍的投入缴纳赋税。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白银限流,造成百姓们越来越穷。
二、土地兼并,人口暴增
耕地数量的降低,也是对清朝另一个挑战。在康熙在位的中期,清朝的耕地面积为5.4亿亩。到了乾隆在位的后期,清朝的耕地面积上升到了7亿亩以上。也就是说,耕地面积上涨了30%,这本来是一件好事。问题是人口增长是土地增长的3倍,在乾隆即位时,清朝的总人口为1.43亿,但是到了乾隆晚期,人口上涨到了3亿以上。也就是说,耕地增长了30%,人口却增长了100%。
三、鸦片的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道光中期,据林则徐估计当时清朝吸食鸦片的人数在400万左右。由于大量国人吸食鸦片,造成大量的白银外流。当时清朝每年都有1000多万两银子外流,银贵铜贱的情况更加严重。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1两银子可以兑换2600铜钱。百姓的负担加重了3倍多。这一系列的问题是追求修身养性的圣贤之道无法改变的,嘉庆帝受传统教育,墨守陈规,他一生也可谓兢兢业业,但致死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大清朝日渐倾颓的大势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