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两首诗,都是杜牧关于江南扬州的诗作。
第一首,写于他在扬州之时,那时的杜牧风流倜傥,流连烟花之地,纵情人生。第二首,他刚刚离开扬州,写给友人的怀念扬州之诗。
特别第一首,被无数文人墨客所喜爱。张爱玲就曾模仿,写过: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这首诗,看似风流多情,实则背后则是杜牧官场失意、人生坎坷波折之时,暗含人生的苍凉与落寞。
杜牧,今陕西西安人,颇有才华,家世显赫,祖父杜佑为唐宪宗朝宰相。
只是在杜牧十岁左右,祖父、父亲相继去世,家族留给他的财产,也因抵债而被变卖一空。家道从此严重衰落。
杜牧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牛李党争最激烈的时期。他加在其中,摇摆不定。情感上靠近牛党,理智上倾向李党,两派都不能重用他,最后他成了政治牺牲品。
被贬扬州,正是因为他在朝廷,受到排挤。在扬州,杜牧和牛党的首领牛僧儒相交甚厚,牛僧儒也给了他一定的帮助。这时的牛僧儒已经在朝廷失势。
那时,李党的头目李德裕,于朝廷大大得势,杜牧并不受李党待见。才会被贬出京都。
杜牧,表面是个情圣、风流才子,骨子里则是个忧国忧民的战略家。他的政论文,连北宋名相司马光都佩服不已。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不忍割舍他的政论文,特地录了进去。
但他一生英雄,却几无用武之地。原因就在于,他在牛李党争中,做了一个矛盾的超然派,非牛非李,亦牛亦李。
政治的残酷是,永远必须站队。你说我站中间行不行?不行。可怜的杜牧,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永远走不进权力的核心圈层。
说说扬州。扬州是当时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商业繁荣,歌楼酒馆之盛仅此首都长安。当时就有名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好比: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到这里后,心情低落,十分抑郁;加上他不拘小节,夜晚常留恋秦楼楚馆,夜夜笙歌,放浪形骸。牛僧儒担心他出事,还曾经派人化妆暗中保护他。
几乎是杜牧命运的复写,李商隐一生也无奈地卷入牛李党争之中,成为政治牺牲品。
他的恩师令狐楚非常欣赏他,连遗嘱都让他写,而不是让儿子写。与此同时,边疆大吏王茂元也非常欣赏他,将女儿嫁给他。
然而,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是李党。牛李两党,势不两立,悲剧于是发生。
李商隐也在党争夹缝中,痛苦徘徊,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杜牧长于七绝诗,与杜甫合称“老杜小杜”。不过他生活在杜甫之后,诗的格局比较小,还和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
他的七绝有名的很多,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还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些诗韵律美,意境深,朗朗上口,千古流传。
杜牧还是文章大家。他的“阿房宫赋”,写于23岁时。当时,凭借这款爆文,几乎摘得状元头衔,就差那么一点。
当时,太学博士吴武陵读了这款爆文后,赞不绝口,当即去找主持科举的考官崔郾。崔郾读罢,也说很好很好。
怎么样,今年的状元就给杜牧吧?吴武陵开门见山。崔郾摇头说,不行啊,状元已有人选了。
不仅状元被预定了,前几名也都被人抢先打招呼了。
最后,这篇成了如今教科书必背的文章,而与当时的状元失之交臂;但使崭露头角的少年英才杜牧,一时间成了文坛红人。
杜牧一生有英雄之志,却无英雄时运,终其一生,在政坛上都没有什么建树。反而他并不以人生志向的诗文,成就了他在唐诗中灿烂辉煌的耀眼地位。
最后,附一首他晚年写月的“长安夜月”,体会下其中的心境。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杜牧自己就是一首诗。这首诗悲凄沧桑,从才华横溢的少年写到老气横秋的晚年。这首诗荡气回肠,从意气风发的斗志昂扬,写到两鬓寒霜的酒醉心凉。